記者李鴻典/台北報導
鶯歌陶瓷老街是台灣陶瓷重鎮,假日也總是擠滿人潮。近日有報導指出,有民眾趁好天氣帶孩子前往體驗手拉坏,卻發現整條老街冷冷清清,感嘆曾經的榮景去哪了?對此,陶瓷行銷達人、新旺集瓷營運長許世鋼說,人潮不代表沒落,鶯歌的陶瓷產業觀光有其獨特性,無法跟以小吃為主的其他老街相提並論。

許世鋼表示,鶯歌自有陶瓷老街商圈,淡旺季的確明顯,25年來,7-9月本來就一直是鶯歌旅遊人潮相對少的季節。他說明,假日早上12:00前的鶯歌老街,本來就是人潮較少的時段,午後到18:00間,才會有擁擠人潮、停車場開始排隊。
許世鋼提到,鶯歌陶瓷老街上的確也有進口陶瓷,但在地生產製造的店家也是不少,臺華窯、安達窯、禮享陶、陶作坊、新旺集瓷、田園陶藝、漢聲窯、大謙陶… 等。在地厚道排骨、阿嬤ㄟ豆花、喝茶天、Esuwa肉桂卷、八條壽司、北方水餃、方記臭豆腐、勇伯垃圾麵、東昇醬菜、薟喫小吃、三合號早餐….都是鶯歌好吃的美食。

同時,鶯歌「產業型觀光」發展是全台灣最獨特唯一的型態,許世鋼指出,現在你不能僅看陶瓷老街商圈觀光人潮,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入館人數也年年增加,2025年更有新北美術館開啟藝術性展覽。

在地的窯廠店家等年輕接班人,整合自發性能量,籌組陶次瓦代代合作會,超過30家在地會員,2022年起連續年年舉辦「鶯歌產地開放日」,結合開放工廠見學、鶯歌桌宴、窯廠導師與在地小學共創、國際陶藝市集等,同時連續2年受邀至日本笠間燒陶炎祭國際交流展,網路聲量已經超過傳統鶯歌陶瓷嘉年華;產地開放日活動,連續獲得shopping design 設計獎、今年獲得金點設計獎。
許世鋼強調,人潮不代表沒落,鶯歌的陶瓷產業觀光有其獨特性,無法跟以小吃為主的其他老街相提並論。

另外,在老街上經營SomeWare旌源陶瓷舘的高誌鴻、黃嘉瑩夫妻則是告訴《三立新聞網》,身為零售業者,在產業鏈最接近消費者的地方努力,確實有感受到人流消退的影響。

黃嘉瑩認為,現下炎熱的極端氣候類型、以及戶外為主的場域,都是鶯歌老街比較吃虧的地方。
從小在鶯歌老街長大的高誌鴻補充,其實在鶯歌,依然有非常多相關領域的人努力守護及推廣陶瓷工藝,這是鶯歌有別於其他老街的特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