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李育道/大阪報導

2025「大阪・關西世博會」進入閉幕倒數,園區每日人潮屢創新高,單日入場人數突破23萬人。台灣館「TECH WORLD館」人氣直衝前五名,成為許多遊客必排清單。每天上午9時半開始,館外就湧現上千人潮排隊,等候時間動輒3至4小時,除了唯美、先進的展居外,不少人更為了限定伴手禮甘願排到腿酸。而館長邱揮立受訪時也談到世博閉幕後TECH WORLD館未來動向。

TECH WORLD館由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打造,以「連結世界 共創未來美好生活」為策展理念,展館規劃「生命、自然、未來」三大劇場,透過沉浸式多媒體展演,傳遞「共好」精神。館長邱揮立表示,生命劇場談人與人、國與國的共好,自然劇場展現人與自然共存,未來劇場則從半導體供應鏈切入,闡述科技如何推動人類生活更美好。
邱揮立特別指出,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,但這條產業鏈並非單一國家能完成,唯有國際合作,社會與社會、國家與國家攜手共好,才能讓未來更穩固。他強調,台灣館的展出不僅僅是科技產品,更希望傳遞一種價值觀。

展館也是少數結合科技創新的一館,觀眾進場時配戴智慧手環,系統會依據每位參觀者在各劇場的互動反應,生成專屬的「心動曲線」,並推薦最適合的台灣旅行景點,打造個人化的沉浸式體驗。

館內另一大亮點是隨機發放的8款限定「來館禮」,包含袋子、毛巾、行李吊牌、刺繡吊飾、徽章及紀念帽等。由於每日發放款式不固定,民眾入館前常會先打聽當天送哪一款,掀起一波「蒐集潮」。邱揮立透露,一名日本歐吉桑為了蒐集齊全8款伴手禮,購買通票後竟在世博期間瘋狂進場117次,創下驚人紀錄。館方人員笑說,若有一兩天沒見到這位男子,反而會擔心他的身體狀況。
截至9月下旬,TECH WORLD館與活動區累計參觀人次已達80至90萬,館內容量約4,500至5,000人,每月仍以1至2成速度持續增長,突破百萬人次的目標已在望。根據世博統計,日本人以外的外籍參觀者占大會2至3成,TECH WORLD館的外籍比例也高達3至4成,顯見台灣館的國際吸引力。

隨著世博倒數,熱門展館愈來愈擁擠,邱揮立指出,目前園區最熱門的5至6個展館每天一早就排滿人。根據X平台社群統計,話題度最高的是大屋根,其次是日本館、關西地區聯合館、法國館,而台灣TECH WORLD館成功擠進第五名,「能和這些大型國家館並列,真的相當不容易。」
除了展演,台灣館也透過「蘭花奈米噴染技術」進行國際交流,贈送國旗噴染蘭花給友好國家,保存期限長達2個月,頗受各國歡迎。今年8月8日舉辦「台灣館日」,邀請超過80國、200至300人出席,展現台灣對外交流的能量。
邱揮立表示,台灣1972年後不再是世博會員國,能參展需主辦單位邀請。2010年上海世博是相隔40年後首次重返國際舞台,2025年則是睽違15年再度受邀。至於世博閉幕後TECH WORLD館是否回台設立常駐展?邱揮立表示,目前尚未正式討論,仍需看社會氛圍與後續規劃。而日本方面則在討論是否保留大屋根部分結構,作為當地地標。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