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目中心/綜合報導
俗話說:「不時不食」,想吃到最美味的大閘蟹,就要遵循九雌十雄,農曆九月吃雌蟹,十月吃雄蟹;由於現代人追求養生健康,所以還得再追加一條絕不使用抗生素、生長激素,大家可知道這樣一來不僅每年收成率無法預估,就算是養殖多年的老手也不會就此增加產量,這集的《在台灣的故事》要帶大家了解養殖大閘蟹背後高深的學問。
▲(圖/翻攝自在台灣的故事)
看起來年青的莉鈞其實已投入養殖大閘蟹產業十年以上,本身擁有化工碩士的高學歷,回台後卻投入當時無人成功的大閘蟹的養殖工作,是否有點學不致用?但她說唸書期間所訓練出來的邏輯、判斷力是讓她能持續至今的最大原因。
▲(圖/翻攝自在台灣的故事)
堅持使用高成本的新鮮「深海魚」剁碎後做為大閘蟹的飼料,原因是深海魚寄生蟲少,能有效減少寄生蟲的產生;海魚的油脂也較為豐富,能讓大閘蟹的蟹膏蟹黃嘗起來更為順口香滑;也因為莉鈞學的是化工,學以至用的利用到水池中的水質檢測、微生物控制等等…不僅水池中的泥土完全沒有臭味,還成功培育出最適合大閘蟹的生長環境!
莉鈞現場就直接讓主持人亮哥品嘗她自豪的大閘蟹,打開蟹蓋之後雖沒有誇張的蟹黃,但入口濃郁口齒留香,莉鈞說明因為她的大閘蟹堅持不投藥、不使用生長激素,所以要達到大家心中那種「蟹黃滿到溢出來」的程度,其實是有相當難度的,但是大閘蟹的重點就在於品嘗蟹黃的濃、純、香,若是為了滿足那視覺震撼而吃入那些藥物,豈不是得不償失。
▲(圖/翻攝自在台灣的故事)
當年剛開始投入養殖產業,莉鈞也曾經因為收成不好、養殖以及經營理念不同而跟爸爸吵架鬧到父女失合;個性像個男孩子的她流著淚水說剛開始養,因為經驗不足所以聽取了賣蟹苗老闆的建議,但是生意人出發點總是為了要營利,吃虧的多了!她決心要靠自己的經驗及堅持去創造成績,但爸爸始終希望她能多聽別人的意見,也不要為了品質的堅持而推掉上門的生意,兩人為此數次爭執不下,但說到底都是為了能做好這個生意。
▲(圖/翻攝自在台灣的故事)
莉鈞從小就是四個姐妹之中最獨立自主的,爸爸也承認因為沒有兒子,所以一直把她當兒子養,但是把一件事情做好,根本不分男女,因為爸爸提到莉鈞臉上總是充滿驕傲的神情,也感謝這對父女的共同努力,才讓我們這些饕客能夠享用到美味無毒的大閘蟹。(温雅琪報導)
每週二晚上10點30分首播 29頻道三立台灣台 【在台灣的故事】和您一起紀錄台灣精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