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用綠能源種疏菜!麥寮專屬「開心農場」 現摘現炒超新鮮

| 三立新聞網
2015/03/31

文/雲林亮起來

這個農場,真的很青春!這群農夫,平均只有32歲,他們把夢想種在這片土地上。

晁陽農場農夫方澤強:「這個都還很棒、很嫩,因為我們這邊比較嫩,所以長到這個程度還是都可以吃,跟一般外面比較起來,外面可能都只能摘這種一點點葉子的。」

雲林亮起來-麥寮(業配)

不就是一般溫室嗎?種出來的菜,怎麼會不一樣呢?仔細看這一排農場,天花板都是斜的,還放上了現在最流行的太陽能板。

「為什麼我們是斜屋頂?因為北迴歸線在嘉義,所以我們在北迴歸線以北,太陽直射只到北迴歸線,它就往回走,所以我們這樣子的仰角是配合太陽的角度。」晁陽農場經理林仕欣這樣解釋。

雲林亮起來-麥寮(業配)

「全雲林縣發電最好的,就是麥寮。因為麥寮就是雲林縣最西邊的太陽,日照很長、要下山的時間很長,而且麥寮很少下雨。」說話的人是晁陽農場老闆許忠富。看上麥寮得天獨厚的日照位置,他在2012年時斥資十億,在這兒蓋了22座太陽能農場,每年發電一千萬度,光電力收入就高達六千萬。

許忠富:「我們有一塊土地運用,屋頂能發電賺錢,下面又可以耕作賺錢。我認為這種利益絕對是最好的一個配合。」

有了太陽能板的遮蔽,下方農場可以降溫三到五度,多元利用的巧思,讓過貓、山蘇這種高山上的耐蔭作物,完全不用農藥也能在平地生長。

許忠富:「冬天的時候來雲林縣麥寮,這地方就是有四、五百公頃的美生菜。」

雲林亮起來-麥寮(業配)

看著遠方的菜田,農家子弟出身的許忠富無限感慨。麥寮是他的家,但這幾年故鄉的天空不太一樣了。

許忠富表示「大家想到麥寮的時候,就想到環境汙染;想到麥寮,就想到六輕。我希望麥寮這個地方,要做更多環保的工作,讓每一個鄉親對麥寮印象能夠改觀。」

六輕,讓麥寮蒙塵。於是許忠富下定決心,要將綠能跟農業結合,讓故鄉改頭換面。過去雲林的田裡,都是老農扛著鋤頭、揮汗耕作,有收成才有收入。但這個太陽能農場不一樣,裡頭的農夫年紀輕輕,領的是不算高的月薪,他們選擇回到故鄉,彎下腰、種出自己的人生。

雲林亮起來-麥寮(業配)

晁陽農場農夫王進學:「每個人的夢想不一樣,我覺得我的舞台在這邊,所以我站在這裡。其實你在農田裡面看到的很多都是老農,他們辛辛苦苦在那邊做,那年輕人在做什麼?我有這樣子的學識背景,為什麼不來這邊?」

王進學是台大農藝所博士班的高材生,他從台大的研究室走進農場裡的溫室種菜,為的就是小時候一個難忘的夢。「其實我小時候就在田裏面,晚上因為它要點電燈,所以我在田裡面玩捉迷藏,這個是一個田園的風光。農村的風光,其實到現在很少看到。我很期待、也很回味那種感覺。」

同樣懷抱田園夢的這個小夥子方澤強才24歲,本來可以進高薪的科技業,幾年前跟朋友合作種溫室小黃瓜,沒想到種出興趣來了,從此深深愛上了泥土的味道。

方澤強:「很純樸、很簡單的感覺,像如果我去科技廠工作的話,每天都是做12個小時甚至超過,每天都要超時。可是我想說還沒有,那個也不是我想要做的事情,就是農業這個東西很有趣、就是這東西是活的,可是科技那東西是比較死的。」

雲林亮起來-麥寮(業配)

種田這件事,在這裡真的是活的,就連最重要的水源問題也要能靈活變通。

王進學:「我們把雨水收集到我們的主要幹管,然後主要幹管從前面到後面一直串聯起來,然後匯集到裡面的一個沉澱池。」

集水、曝氣再經過層層過濾,這樣純淨到連人都可以直接喝的水才能拿來養菇。

王進學:「現在的溫度應該預設在28到30度;那濕度的部份,要預設在85度,整個環境濕度高的話,菇才會長得好。」

溫度、濕度都要嚴密控制,隨時灑水調整,萬一菌菇沒長好,小農們更是繃緊神經,立刻觀察變化。「這部份像這個,這菇長得太大,這個會開這麼大是因為那時候是有生病,所以是有雜菌,要把它弄掉。」王進學與方澤強在菇場裡互相討論。

雲林亮起來-麥寮(業配)

剛採的珊瑚菇飽滿又新鮮,農場工作人員立刻七手八腳忙了起來,切碎的珊瑚菇與過貓拌入絞肉包成水餃,大火快滾後,一顆顆晶瑩透綠的新鮮水餃上桌,再來盤現摘現炒的時蔬吧!

新鮮上桌,遊客大塊朵頤,從產地直接送上餐桌,就是這個綠能農場的精神。這群小農為了夢想放棄大都市的工作,要用乾淨的土地、健康的農作,扭轉世人對麥寮的刻板印象。

雲林亮起來-麥寮(業配)

雲林縣政府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YunlinNewsChannel
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http://agriexpochannel.yunlin.gov.tw/

精彩影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