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藏於土的包容與美 初夏臺南植物風景

| 三立新聞網
2021/04/14

專案中心/臺南報導

【文|李佳芳 攝影|蔡宗昇】

相比這座城市的土地面積,植物相與生物相交織的複雜度,卻是有著驚人不已的繁盛。在臺南跟著植物去旅行,從平原、城市、海澤到郊山,一路上欣賞風景,並且收集故事,不知不覺也再次梳理了這座城市的歷史。

私房旅人:梁朝勛

千畦種子博物館館長。與雙親梁崑將與趙英伶共同經營的種子收藏空間,逐漸轉型為博物館,致力推廣生態教育。

當東豐路的風鈴木盛開,花瓣滿城紛飛如黃金雨,人們便知春天正著時(tsiànn-tio̍h-sî,正是時候),而當成功大學外的鳳凰木燃放火紅的花,人們心中不約而同唱起驪歌。植物無語,但對臺南人而言,卻是一種很具體的情感召喚。

從臺南頭到臺南尾,一路可見行道樹,有木棉花、美人樹、雀榕、苦楝(金鈴子)、金龜樹等,在城市各角落神采奕奕地站崗,而要是來到臺南公園、臺南二中、延平郡王祠、臺南神學院等,更有百年老樹與歷史之地常相廝守,植物靜默,卻以細微筆法,書寫春夏秋冬,也成為人類歷史的證物。

甚而,從原生與非原生角度探討,比照歷史上多次殖民與移民紀錄,發現臺南各處常見古老的外來種植物,如熱帶美洲的雨豆樹、西印度群島的緬梔,這些遙遠國度的植物在臺南落地生根,造就了豐富多元的植物生態相,說明了這土地具有的包容性,也深深影響了生活其上的人們。

▲台江國家公園-守護海岸的植物。

從安南到安平的一大片海埔新生地,可以看到相當特殊的海岸植物生態,而許多海岸植物在當地流傳故事,像是從前安平海邊種植林投樹與火炬刺桐,當火炬刺桐盛開火紅花朵時,遠看似人高舉火把,可有嚇阻侵略者的功能。

此外,臺灣是全球紅樹林的北界,而全臺唯一可以舒服怡然、近距離欣賞紅樹林的,就只有台江國家公園的四草綠色隧道。在這裡,搭乘經驗老到船家駕駛的舢舨船,遊走紅樹林交織的綠蔭河道,可見紅樹林裡孕育著許多生命,有水鳥、招潮蟹、彈塗魚等,植物相與生物相交錯複雜的程度很驚人。

▲延平郡王祠-虯曲蒼勁的金龜樹傳說。

臺南老城區有許多古老樹木,在延平郡王祠前的開山路於日治時期為神社參道,而路旁生長著多株樹齡超過九十年的金龜樹。金龜樹最漂亮的是樹形,樹幹不規則扭曲且生長許多樹瘤,展現出一種虯曲蒼勁的姿態。

不過,金龜樹的樹幹看似強壯,實則容易崩裂,加上布滿暗刺,所以老臺南人流傳這是為了日本皇太子巡查臺南時,防止刺客藏匿樹上特意選種的,如此傳說也同樣適用於成功大學的阿勃勒與羅望子。

▲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-在月世界看見生命的感動。

沿著市道182號往東前進,可抵達龍崎區。此區可見極為特殊的地景,亞熱帶闊葉樹森林漸漸稀疏、消失,取而代之是一簇又一簇的竹林,以及灰色暗淡的光禿山形—— 而這便是俗稱「月世界」的白堊泥岩地形。

此區土壤屬高鹼性的泥岩土,乾燥時堅硬不透,遇水卻瞬間蓬鬆成泥流,使得坡面光溜不易扎根,不利於任何植物生長。瞭望山谷,寸土不生的地景極盡荒涼,彷彿來到沒有生命的異星世界。與臺南市白河區的蓮池風光相比,一南一北形成強烈對比。

然而,走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,偶然發現一小片竹林或雜草,反倒給人一種在末世看見生命的感動。

此外,為了保持水土,減少下游洪災,當地利用生態工法築土壩與土堤,把農塘變成生態盎然的綠洲,所以此區也是水土保持教學的最佳場域。

▲臺南神學院-航海時代下的移民植物。

臺南神學院在清代曾是臺南郊商蘇萬利家族的花園,因此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可見許多老樹,如龍眼樹、蓮霧、鳳凰樹、羅漢松、桃花心木等,儼然是一座古老的樹木園。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,自然是位在青年路入口不遠的彰輝館前,那棵參天巨大的緬梔(雞蛋花)。

緬梔是外來種植物,原產地在墨西哥、委內瑞拉及西印度群島,據聞為荷蘭人引入臺灣。在老臺南人的記憶中,這棵緬梔存在已久,樹齡可能超過三百歲,甚至有文史學者指出這可能是全台的第一株,不論歷史實情如何,這棵緬梔在老樹界具有相當分量,如有機會到神學院欣賞禮拜堂建築之外,是必看的重要風景。

▲白河農村風光-木棉到大憨蓮,接力綻放。

白河區的靜謐農村味道,吸引不少藝術家安居此地,像是陶藝家林文嶽、書法家陳世憲、雕刻家李祈福等。這裡春夏秋冬都有不同植物風景,3~4月林初埤木棉花道盛放,豔紅色的木棉花隧道浪漫,而5月之後則進入知名的蓮花季。

此處栽種多樣品種,有建蓮(又名見蓮)、石蓮、菜蓮等,其中當地人俗稱的「大憨蓮」(大賀蓮)最為普遍,其植株葉大,粉白漸層花苞清雅不俗,而結出的蓮子口感又香又鬆又彈,是極力推薦品嘗的地方物產。

精彩影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