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新聞
0:00 0:00

小腿冰冷發麻、走一下下就累!醫提醒「1警訊」:已嚴重老化

  • 本文為「名家專欄」授權文章及圖片,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
  • 按此投稿

文/健康醫療網

70多歲的張伯伯,患有糖尿病且需要洗腎,因發現腳上小傷口癒合緩慢,被轉至心臟外科就診。檢查後發現張伯伯下肢的血管有阻塞情形,血液循環不良,造成傷口難癒合,收治的童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志賢表示,其中一隻腳鈣化嚴重,放置支架時困難重重,因此另一隻腳手術時,便先以斑塊旋切裝置將鈣化結石破壞,順利放入支架,張先生恢復良好,傷口也順利癒合。

李志賢醫師強調,全身的血管都一樣,只是發生病變的位置不同,只是發生在下肢周邊動脈時,較無立即生命危險,容易被忽略。(圖/健康醫療網提供)

▲李志賢醫師強調,全身的血管都一樣,只是發生病變的位置不同,只是發生在下肢周邊動脈時,較無立即生命危險,容易被忽略。(圖/健康醫療網提供)

隨著年紀增長,血管組織會老化,進而可能出現各種問題,若心血管出現問題,則可能發生心肌梗塞,若腦血管阻塞或破裂,則會腦中風。李志賢醫師強調,全身的血管都一樣,只是發生病變的位置不同,只是發生在下肢周邊動脈時,較無立即生命危險,容易被忽略。

周邊動脈就是離開心臟後主動脈的分支、末支,屬於慢性、全身性疾病,會因為年齡增長而慢慢老化、失去彈性,加上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肥胖等危險因子,使得情形惡化,李志賢醫師解釋,當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形成斑塊,附著於血管壁上,使得血管鈣化,倘若斑塊剝落,則會引起血管栓塞,導致血液流量減少。

下肢周邊動脈阻塞初期會有間歇性跛行,李志賢醫師舉例,「平常可以走400公尺,但是最近走200公尺就腳痛走不動,需要休息,休息一陣子改善了,又可以再走一小段,這種叫做間歇性跛行」,通常病患會因此開始降低活動量,或是不出門,反而造成惡性循環。

接著因為血液循環不良會覺得下肢冰冷,容易麻,但因為不會嚴重影響生活,通常病患都要等到腳部有傷口才會就醫。

目前治療方式分為藥物與手術。可用藥物增加血管擴張、或使血液不容易凝結,李志賢醫師說明,手術介入主要以心導管做血管攝影與氣球擴張、放入支架,若血管阻塞嚴重,還有一種斑塊旋切裝置,可想像成隧道塞住時,以像果汁機刀片進去把斑塊絞碎、抽出,將管腔打通,此時血管內膜不太穩定,再用支架撐住。

(圖/健康醫療網提供)

▲(圖/健康醫療網提供)

他也提到,若血管已不堪負荷,就得做人工血管、繞道手術,已有健保給付 ,而斑塊旋切裝置目前健保僅給付於心臟用途,下肢尚未納入。

當然,能不走到下肢周邊動脈阻塞仍是最佳方式。李志賢醫師強調「三必要」,生活型態必須要改變、疾病必定要控制、能運動就運動。

許多現代人其實處於糖尿病前期、高血壓前期而不自知,或是健檢時才發現自己各種數字已在危險邊緣,此時更要注意作息,李志賢醫師提醒,不要熬夜、不要抽菸喝酒、不要吃高膽固醇食物,維持小學生作息。同時也應就自己年紀能動則動、量力而為,運動能增加血液循環,如國健署提倡日行一萬步,每日運動30分鐘都可以參考,才能維持血管健康。
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 healthnews.com.tw

 
加入 @setn 好友

【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#直播中LIVE】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:00至晚間22:00
大數據推薦
熱銷商品
直播✦活動
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,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,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,特別提出聲明。
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