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躁症和大腸癌症狀極相似 醫籲:盡早檢查確認為佳

  • 本文為「名家專欄」授權文章及圖片,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
  • 按此投稿
shutterstock

文/每日健康

許多人一緊張就會有想大號的感覺,或是在生氣、亢奮等情緒高漲的時候,這很有可能是腸躁症。腸躁症是相當常見的腸道問題,對於生活的影響主要在身體不適及生活不便,但也得留意可能為其他疾病的警訊。

一緊張就想大號?腸躁症表現因人而異。

台南市立醫院腸胃內科郭明正醫師表示,腸躁症常見出現在50歲以下青壯年族群,女性又比男性更為常見,確切的起因目前還有待進一步研究。有腸躁症的患者,誘發的原因常見與情緒和壓力有關,患者常會在緊張、憤怒、亢奮、躁動等情緒高漲的時候,容易有想排便的情況。其症狀多以腸道不適及排便型態表現,包括了腹痛、腹脹、便祕、腹瀉、排便過軟或過硬、排便零散等排便型態改變,少數人也可能會表現出頭痛、頭暈及全身倦怠等非腸道症狀。

腸躁症與大腸癌症狀相似 醫:應盡早檢查釐清

郭明正醫師表示,腸躁症的影響雖然多為身體不適及生活不便,但還是不可大意,因為這些症狀多數也都和其他常見腸道疾病相似。換句話說,患者所發現到、感受到的症狀,未必是腸躁症。

以台灣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之冠的大腸癌為例,大腸癌的初期症狀相當不明顯,排便型態改變是常見的症狀之一,往往和腸躁症難以區分。當同時合併有貧血、貧血衍生的頭暈、疲倦不規則腹痛及不明原因體重下降等,甚至是出現血便情形時,就要小心是否為大腸癌了。這些症狀並非會一次全部出現,若是將腸道症狀、排便型態改變等症狀誤認為腸躁症,便容易錯失早期治療的先機。

因此也呼籲民眾,如有發現腸道狀況異常,應盡早就醫檢查,以排除其他疾病或癌症的可能性,特別是合併其他不適症狀者更要留意。腸躁症檢查會先經過胃鏡、大腸鏡、X光及腹部超音波等相關檢查,排除是否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,在確診為腸躁症後,治療上會先以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調整為主,若症狀仍無改善,再由醫師來評估是否需給予藥物治療,以提升生活品質。

腸躁症應盡早檢查,留意生活細節有助改善。

腸道健康和飲食息息相關,面對腸躁症飲食方式需多加注意,如前述所提到的,腸躁症表現的方式人人有所不同,飲食上除了應盡量避免高鹽、高油、高糖、具刺激性的食物外,也應視個別自身的狀況注意相關的飲食。例如以便祕的方式呈現者,應多補充蔬菜、水果等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;容易出現腹脹的患者,則應避免地瓜、豆腐、豆干等豆製品;若是以腹瀉表現者,則應適度避免容易使自己出現腹瀉情況的食物,如咖啡、牛奶等。

郭明正醫師提醒,腸躁症可透過生活型態的改善來舒緩。日常除了應維持定時定量的飲食方式外,也應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。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助於舒緩、調整情緒,避免情緒緊張。而良好的生活作息、充足的睡眠,也有助於維持穩定的情緒,避免因為睡眠不足造成易怒、躁動等情緒不穩,對腸躁症改善相當有利。建議飽受腸躁症之苦的民眾可先至腸胃科別進行相關檢查,確認無礙後遵照醫囑用藥,調整生活並留意後續相關症狀。

延伸閱讀>>>

天冷、壓力大耳鳴就發作?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!醫:先看這2科找病因

https://reurl.cc/jqmY8y

一緊張就想上廁所,惱人的腸躁症2招破解!

https://reurl.cc/WE8M37

加入 @setn 好友 #《奕起聊健康》健康知識報你知

大數據推薦
熱銷商品
直播✦活動
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,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,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,特別提出聲明。
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